close
內容車貸利息計算器來自sina新聞
馬紅漫:棄房斷供是樓市回歸理性的陣痛
經濟人
馬紅漫專欄
樓市表現低迷,各地棄房斷供現象頻發。據蘇州工業園區法院的數據,今年1月至8月,該院受理銀行向法院起訴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大量增加,其中個人房屋貸款逾期不還案件120件,同比增加68.7%。
農地變建地條件算公式任何問題免費諮詢任何問題免費諮詢信用貸款房貸銀行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工業園區是金融機構總部聚集之地,全市很大比例的金融糾紛案件均由該區法院受理。由此,這一棄房斷供數據在客觀上反映瞭蘇州市個人房貸的整體風險動向。不可否認,蘇州市區住宅日均成交量近期均在100套以上,相形之下8個月共受理120件個人房貸違約案件,其在總量中的占比仍十分渺小,但棄房斷供現象同比增加的幅度之大卻值得業界警覺。畢竟房屋貸款關乎個人信用,其違約風險一直是在低位徘徊,此前曾一度被銀行視為"優質資產",如今卻呈現出風險集中爆發之勢,無疑會給房地產系統運作添加新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卷入斷供風波者多是第二套以上住房的買傢,也即普遍意義上所指的樓市投資者抑或投機者。這部分人入市的一大期許,就是以商品房為載體實現資產保值與增值,在心理上具有明顯的"買漲不買跌"特征。如今,房價漲勢乏力、甚至接連下挫,剛需購房者可能會心生波瀾,但一般不會貿然棄房,因為那將意味著無處安身、流離失所;而樓市投機者則會因預期不足而承壓甚重,棄房斷供就成為其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鴕鳥戰術不僅不會換得風平浪靜,而且還會進一步放大投資損失。因為購房人一旦選擇斷供就相當於宣告瞭放棄房屋產權,銀行作為債權方一般會通過拍賣抵押房產的方式實現資金回籠。在這一過程中,被拍賣房產大都會以低於市價的水平成交,而且包括訴訟費、拍賣費等中間費用也須由債務人承擔。更為重要的是,個人信用將因這一違約事件而折損,給違約者未來的商業行為及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當然,在樓市繁華魅影漸次褪色之時,試圖在泡沫幻影中暢享財富盛宴的投機者將會率先被踢出局,這是市場無形之手自發調節的必然規律,也是歷次樓市調控的主要目的之一。可以說,棄房斷供增加現象是我國樓市在回歸理性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陣痛",隻有堅持以市場邏輯視之、以法律手段追討才是對這一現象的有效厘清。
遺憾的是,當前土地財政仍然為地方政府所倚重、房地產替代產業尚不清晰,圍繞樓市的各種"雜音"依舊甚囂塵上。一個典型現象就是,近期各地限購令接連松綁,但卻難以帶動樓市再現輝煌。為此,廣西、浙江等多地行政部門紛紛喊話銀行放松房貸政策,希望能借道資金輸血活躍樓市。近日,"房貸新政"(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果然出臺,算是做出瞭清晰的分類調整。但購房貸款畢竟是一種市場化行為,其價格厘定及借貸條件更應由供求雙方的自由博弈來決定。就趨利避害的銀行本意而言,這一資金投放窗口為樓市大規模輸血的熱情已然暗淡。既然棄房斷供波及面日漸廣泛、房價上行動力有限、抵押物縮水風險增加,那麼銀行的利率等貸款條件同向變化就成為必然,對主管部門的"喊話"也不會再俯首帖耳。而這也恰恰是樓市自發糾偏的一種內在制衡機制,行政力量不應過多越界幹預,否則將可能對市場主體的決策形成誤導,打亂樓市健康前行的步調。本屆政府多次強調,要清晰界定行政與市場邊界,這對房地產領域而言也十分重要,其實現的重要前提就是割斷地方政府與房地產業千絲萬縷的經濟利益關系。近日,預算法修正案草案順利通過表決,對抑制地方政府賣地生財沖動頗有裨益,未來的改革實踐值得期待。
棄房斷供行為給借貸各方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市場主體對自己判斷失誤、工作失準所付出的代價與成本。這一"買單"機制將倒逼樓市交易行為秉持更多理性,進而有助於實現良性的供求結構。(作者系經濟學博士)
本版言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4-10-03/08224497428.shtml
馬紅漫:棄房斷供是樓市回歸理性的陣痛
經濟人
馬紅漫專欄
樓市表現低迷,各地棄房斷供現象頻發。據蘇州工業園區法院的數據,今年1月至8月,該院受理銀行向法院起訴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大量增加,其中個人房屋貸款逾期不還案件120件,同比增加68.7%。
農地變建地條件算公式任何問題免費諮詢任何問題免費諮詢信用貸款房貸銀行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工業園區是金融機構總部聚集之地,全市很大比例的金融糾紛案件均由該區法院受理。由此,這一棄房斷供數據在客觀上反映瞭蘇州市個人房貸的整體風險動向。不可否認,蘇州市區住宅日均成交量近期均在100套以上,相形之下8個月共受理120件個人房貸違約案件,其在總量中的占比仍十分渺小,但棄房斷供現象同比增加的幅度之大卻值得業界警覺。畢竟房屋貸款關乎個人信用,其違約風險一直是在低位徘徊,此前曾一度被銀行視為"優質資產",如今卻呈現出風險集中爆發之勢,無疑會給房地產系統運作添加新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卷入斷供風波者多是第二套以上住房的買傢,也即普遍意義上所指的樓市投資者抑或投機者。這部分人入市的一大期許,就是以商品房為載體實現資產保值與增值,在心理上具有明顯的"買漲不買跌"特征。如今,房價漲勢乏力、甚至接連下挫,剛需購房者可能會心生波瀾,但一般不會貿然棄房,因為那將意味著無處安身、流離失所;而樓市投機者則會因預期不足而承壓甚重,棄房斷供就成為其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鴕鳥戰術不僅不會換得風平浪靜,而且還會進一步放大投資損失。因為購房人一旦選擇斷供就相當於宣告瞭放棄房屋產權,銀行作為債權方一般會通過拍賣抵押房產的方式實現資金回籠。在這一過程中,被拍賣房產大都會以低於市價的水平成交,而且包括訴訟費、拍賣費等中間費用也須由債務人承擔。更為重要的是,個人信用將因這一違約事件而折損,給違約者未來的商業行為及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當然,在樓市繁華魅影漸次褪色之時,試圖在泡沫幻影中暢享財富盛宴的投機者將會率先被踢出局,這是市場無形之手自發調節的必然規律,也是歷次樓市調控的主要目的之一。可以說,棄房斷供增加現象是我國樓市在回歸理性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陣痛",隻有堅持以市場邏輯視之、以法律手段追討才是對這一現象的有效厘清。
遺憾的是,當前土地財政仍然為地方政府所倚重、房地產替代產業尚不清晰,圍繞樓市的各種"雜音"依舊甚囂塵上。一個典型現象就是,近期各地限購令接連松綁,但卻難以帶動樓市再現輝煌。為此,廣西、浙江等多地行政部門紛紛喊話銀行放松房貸政策,希望能借道資金輸血活躍樓市。近日,"房貸新政"(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果然出臺,算是做出瞭清晰的分類調整。但購房貸款畢竟是一種市場化行為,其價格厘定及借貸條件更應由供求雙方的自由博弈來決定。就趨利避害的銀行本意而言,這一資金投放窗口為樓市大規模輸血的熱情已然暗淡。既然棄房斷供波及面日漸廣泛、房價上行動力有限、抵押物縮水風險增加,那麼銀行的利率等貸款條件同向變化就成為必然,對主管部門的"喊話"也不會再俯首帖耳。而這也恰恰是樓市自發糾偏的一種內在制衡機制,行政力量不應過多越界幹預,否則將可能對市場主體的決策形成誤導,打亂樓市健康前行的步調。本屆政府多次強調,要清晰界定行政與市場邊界,這對房地產領域而言也十分重要,其實現的重要前提就是割斷地方政府與房地產業千絲萬縷的經濟利益關系。近日,預算法修正案草案順利通過表決,對抑制地方政府賣地生財沖動頗有裨益,未來的改革實踐值得期待。
棄房斷供行為給借貸各方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市場主體對自己判斷失誤、工作失準所付出的代價與成本。這一"買單"機制將倒逼樓市交易行為秉持更多理性,進而有助於實現良性的供求結構。(作者系經濟學博士)
本版言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4-10-03/08224497428.s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